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|手机浏览
普通会员

绵竹磊磊机械设备租赁有限公司

德阳绵竹市大小吊车出租租赁服务
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站内搜索
 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吊车钢丝绳的磨损程度判断标准,达到什么情况必须更换?​
新闻中心
吊车钢丝绳的磨损程度判断标准,达到什么情况必须更换?​
发布时间:2025-09-16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0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在吊车作业中,钢丝绳是承载重物的关键部件,其磨损程度直接关系到作业安全。一旦钢丝绳因磨损超出安全范围仍继续使用,极有可能引发断裂、重物坠落等严重安全事故,因此掌握科学的磨损程度判断标准,明确必须更换的情况,是每个吊车操作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的必备技能。​  
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,吊车钢丝绳的磨损主要分为外部磨损、内部磨损和疲劳磨损三种常见类型,不同磨损类型的判断标准存在差异,需针对性识别。​  
对于外部磨损,这是最直观可见的磨损形式,多因钢丝绳与滑轮、卷筒等部件接触摩擦,或与外部物体碰撞刮擦导致。判断时可通过肉眼观察和尺寸测量结合进行:正常情况下,新钢丝绳有清晰的螺旋纹路和均匀的直径。当出现钢丝绳表面的钢丝失去原有的金属光泽,变得粗糙暗沉,且局部出现明显的“压扁”“起刺”现象,即个别钢丝被磨成尖刺状凸起时,需警惕磨损超标;更关键的是直径测量,若钢丝绳的实际直径相较于公称直径减少量达到7%及以上,即使表面看起来磨损不严重,也已达到必须更换的标准。这是因为直径的减少意味着钢丝有效承载面积大幅下降,抗拉强度会随之急剧降低,无法满足重物承载需求。​  
内部磨损则相对隐蔽,容易被忽视,通常是由于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,股与股之间、钢丝与钢丝之间因反复弯曲、挤压产生的摩擦导致。判断内部磨损需结合钢丝绳的外观形态和手感:若发现钢丝绳出现明显的“僵硬”现象,原本柔软可弯曲的特性消失,弯曲时阻力明显增大,且在转动钢丝绳时能听到内部有异常的摩擦声响,大概率存在内部磨损问题;此外,若钢丝绳的直径未明显减少,但局部出现“鼓包”,即某一段钢丝绳因内部钢丝断裂、错位而向外凸起,这种情况也表明内部磨损已十分严重,必须立即更换,因为“鼓包”处的钢丝绳承载能力已基本丧失,随时可能发生整体断裂。​  
疲劳磨损是长期反复使用后出现的磨损类型,主要是由于钢丝绳在作业中不断承受拉伸、弯曲、扭转等交变载荷,导致钢丝内部产生疲劳应力,进而出现裂纹、断裂。判断疲劳磨损需重点关注钢丝绳的断丝数量和分布情况:按照安全规范要求,在钢丝绳的一个捻距内(即钢丝绳中一股钢丝绕绳芯旋转一周的长度),若断丝数量达到10根及以上(对于直径较大的钢丝绳,断丝数量标准会相应提高,具体需参照钢丝绳的规格参数和安全标准),则表明已达到疲劳磨损的更换阈值;此外,若断丝集中在某一局部区域,即使断丝总数未达到10根,但局部断丝密度较高,例如在100mm长度内出现5根及以上断丝,这种情况也需及时更换,因为局部集中断丝会导致该区域的承载能力急剧下降,容易引发连锁断裂反应。​  
除了根据上述磨损类型的具体标准判断是否更换外,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也需直接更换钢丝绳:若钢丝绳出现严重的腐蚀现象,表面形成大面积的锈坑、锈层,导致钢丝截面受损;或钢丝绳因意外撞击、挤压而出现严重变形,如被压扁后直径减少超过15%,或出现明显的扭结、弯折;以及钢丝绳的使用年限已超过其设计使用寿命(通常为5-10年,具体需根据使用频率、工作环境等因素调整),即使外观未出现明显磨损,也应进行更换,因为长期使用后钢丝绳的内部性能会发生不可逆的衰退,安全风险大幅增加。​  
总之,吊车钢丝绳的磨损程度判断和更换决策,需结合外部磨损、内部磨损、疲劳磨损的具体标准,同时关注腐蚀、变形、使用年限等特殊情况,做到“不达标即更换、有隐患必停用”。只有严格把控钢丝绳的安全状态,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吊车作业的安全,避免因钢丝绳失效引发安全事故。